幼儿园姿势互动游戏规则 姿势教案
1、游戏制度:
(1)全体幼儿坐成半圆形,跟老师律动、练声。
(2)请5个小兄弟做邀请者,1-2小节边唱边拍手踏步走到所要邀请的幼儿前,3-4小节邀请者给被邀请者做邀请动作,左右各一次。被邀请的幼儿则站起,5-6小节,相互敬礼、握手。7-8小节两人手拉手互换位置,邀请者坐在被邀请者的座位上,被邀请者成为邀请者,游戏继续。
(3)幼儿一边进修歌曲,一边开始游戏,鼓励幼儿大胆、主动去找兄弟。
2、“找兄弟”是一款培养幼儿主动大方特点,鼓励幼儿和兄弟交往的幼儿教学游戏。
扩展资料:
其他的幼儿园游戏:
1、搭三角形。孩子分成若干组,每组6个小兄弟,搭成三角形的样子,听老师的口令给左,“三角形”一起给左走三步,老师说给右(给前,给后),三角形一起给右(给前,给后)走三步。
2、人枪虎。孩子分成人数相等两队,面对面站好,每队选出壹个队长,接着队长统一队里的动作,(两臂屈肘胸前交叉为人,十根手指头在胸前做STG状为枪,两臂屈肘两手上举于头的两旁,五指张开为虎。人可以拿枪,枪可以击虎,虎可以吃人)。
老师说1,2,3开始,两队立刻同时做出自己队的动作,胜队立即追负队,被抓住的孩子加入胜队,游戏从头开始,结束时以人多的队为胜。
3、红绿灯。老师作红绿灯(胳膊上举为红灯,放下为绿灯),游戏开始,孩子们发车行驶,看到红灯后立即停止,绿灯可以继续行驶,出现错误的返回原点从头开始。
二、幼儿园游戏方法及制度有哪些
1、蹲蹲孵小鸡
游戏方法:参与者站成壹个圆圈,两手握拳伸给前方,壹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壹个幼儿一边指点,一边说:“蹲蹲孵小鸡,捉不牢就要飞”。“飞”字落在哪里个幼儿身上,何者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,其余幼儿做小鸡,在规定场地内自在地飞、跑。这时抓鸡的人就可以去抓。
游戏制度:当小鸡蹲下时,就不能抓了。抓到二、三只后,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(小鸡数),游戏可从头开始。
2、贴烧饼
游戏目标:培养幼儿的追逐能力;培养幼儿的游戏兴趣。
游戏方法:幼儿扮演烧饼围成壹个圆圈。一人做贴烧饼的人,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。
游戏制度: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,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,如果被抓到则交换人物继续游戏。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。
3、炒豆豆
游戏目的: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。
游戏方法:两人相对而立,手牵手,边念儿歌,边有节拍地给左右协调摆手。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,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,还原姿势。游戏反复进行。
儿歌:炒、炒、炒豆豆,炒好了豆豆翻跟头。
游戏制度:当儿歌念完时,才能翻跟头。
心理尝试
游戏的心理尝试构成成分有:
1、兴趣感。游戏是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、占据的活动主题,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或被吸引的情形。
2、自主感。儿童是游戏活动主题的主人,不能由成人决定幼儿该做何种游戏,幼儿园玩具柜应给儿童敞开,由幼儿自己选择玩具。
3、成就感(胜任感)。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尝试到自己的力量,比如在玩沙水游戏中,当幼儿自己修建壹个水库成功时,会像壹个工程师完成一项设计一样兴高采烈。
4、幽默感和愉快感。这两种心理尝试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特点质量。
三、幼儿园人物游戏制度
幼儿园人物游戏制度
人物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主题,游戏主题、人物、情节、材料的运用均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。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人物游戏制度,欢迎大家参考!
人物游戏的特征
1、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人物游戏的源泉
人物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主题,游戏主题、人物、情节、材料的运用均和幼儿的`社会生活经验有关。如在“医院”的人物游戏中,幼儿扮演医生,用听诊器给人看病,往往并不能正确地运用听诊器,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,说肚子痛则听肚子,说脚痛则听脚;有时幼儿还会病人何处痛就给何处打针;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:“小兄弟,别害怕,阿姨轻轻地打”,“小兄弟,真勇气!”等等。在玩“公共汽车”的游戏时,幼儿会吆喝“九路九路,到火车站,1元1人,请快上车”等等。又如当幼儿了解了交通制度后则会玩交通警察的游戏,坐公交车遇到售票员态度不好,在游戏中幼儿也会对乘客很凶。教师的孩子喜爱“当老师”,医生的孩子喜爱“当医生”等。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人物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。幼儿生活经验越丰盛,人物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。
2、想象活动主题是人物游戏的支柱
人物游戏经过是创新性想象的经过。在人物游戏中,创新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对游戏人物的假想(以人代人),如扮演母亲、老师、司机、经理等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。幼儿运用“各种材料,通过语言、表情、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认识和尝试。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(以物代物)。在人物游戏中,幼儿常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,还能一物多用。如用纸条当“面条”,用小积塑片当“饭”,用冰棒棍当“筷子”等。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游戏中可以充当不同的物品,如积塑条可以是老爷爷的“拐杖”,可以是火车的“铁轨”,可以是护士的“注射器”,还可以是警察叔叔的“警棍”等。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(情景转换)。幼儿常常通过壹个或多少动作和想象,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,如玩娃娃家,母亲一摸孩子额头,“呀!小孩发烧了,送医院吧。”结局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过来了,说打针了,孩子病好了。
人物游戏常用制度
1.能和同伴一起商定游戏内容、场地、选择人物、材料、制定游戏制度,自主游戏;
2.不能出现争抢人物的情况,每种人物轮流扮演。坚守自己人物的岗位,不串岗;
3.会正确运用游戏材料,轻拿轻放,爱护游戏材料,运用完毕及时归位;
4.和同伴友好游戏,进修化解游戏中的难题,乐意同享游戏经验;
5.遇到难题及时给老师汇报,不吵闹、不打架;
6.活动主题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整理归位才能离开游戏室。
表演游戏常用制度
1.能和同伴一起商定游戏内容、场地、选择表演人物及材料,自主游戏;
2.不能出现争抢人物的情况,每种人物轮流扮演,坚守自己人物的岗位,不串岗;
3.会正确运用游戏材料,轻拿轻放,爱护游戏材料,运用完毕及时归位;
4.在表演中遇到困难及时给老师反映并进修化解难题,乐意同享探讨;
5.能根据人物扮演,和同伴合作,运用语言、动作、表情等创新性地进行表演游戏;
6.保持环境整洁,不乱扔杂物,坚持始终;
7.活动主题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整理归位才能离开游戏室。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