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乐趣游戏数学姿势点总结 趣味数学游戏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5-07-26
摘要:一、12个趣味数学小游戏六年级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游戏如下:1、猜数字。这个游戏可以两人一组,也可以多个人一组。游戏规则是:一个人想好一个两位数(如23),让其他人猜。猜的人可以提,乐趣游戏数学姿势点总结 趣味数学游戏

 

一、12个趣味数学小游戏六年级

六年级趣味数学小游戏如下:

1、猜数字。这个游戏可以两人一组,也可以多个人一组。游戏制度是:壹个人想好壹个两位数(如23),让其他人猜。猜的人可以提出任何难题,如“这个数的个位数是几?”或者“这个数的十位数是几?”等。如果猜的人猜对了,那么出题的人就要回答“对”或者“错”。如果猜的人猜错了,那么他就要接着猜下壹个数字。谁先猜对,谁就赢了。

2、找规律。这个游戏可以多人一组。游戏制度是:出题的人给出壹个数列,让其他人找出规律并预测下壹个数字。出题的人可以给出数列1,3,5,7,9,11,13,接着问下壹个数字是啥子?或者出题的人可以给出数列1,1,2,3,5,8,13,接着问下壹个数字是啥子。

3、算式接龙。这个游戏可以多人一组。游戏制度是:第壹个人给出壹个算式,第二个人接上这个算式的答案,接着给出另壹个算式,让下壹个人接上这个算式的答案,以此类推。第壹个人可以给出算式2+3=?第二个人可以接上5,接着给出另壹个算式5+8=?第三个人可以接上13,接着给出另壹个算式13-4=?等等。谁先接不上算式,谁就输了。

趣味数学小游戏的好处:

1、增强进修兴趣:趣味数学小游戏通常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,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。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和数学进修,进步进修效果。

2、加深数学姿势领会:趣味数学小游戏通常涉及到各种数学概念和诀窍,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姿势的领会和掌握。通过游戏,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姿势,进步数学水平。

3、培养思考能力和创新力:趣味数学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、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力。这些游戏需要学生思索、解析、化解难题,从而进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力。

4、增强团队协作灵魂:趣味数学小游戏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完成,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灵魂和沟通能力。学生需要和他人合作、探讨、协调,从而进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。

5、增强自负心和成就感:通过参和趣味数学小游戏,学生可以获取成就感和自负心。当他们成功化解难题或赢得游戏时,会感到自豪和满足,从而增强自负心和成就感。

二、四年级数学游戏有哪些

游戏1:配对(MATCHING PAIRS)

数学内容:加减乘除四种运算,训练记忆力

游戏材料:空白卡片

游戏方法:

1)搞三十张空白卡片,分成15对。在背面写上配对的内容,比如2×8和16成一对,23+21和46成一对。

2)把卡片打乱,接着背面朝上排列整齐。

3)玩家轮流揭开两张牌去寻找成对的牌,找对了就拿走,没找对就背面朝上放回原处。

游戏扩展:

游戏2:圈圈叉叉(NOUGHTS AND CROSSES)

数学内容:加减乘除四种运算,概率

游戏材料:两个骰子,纸和笔

游戏扩展:

1)画壹个3×3的表格,接着在里面填上数字。如果包含乘法,填2-12之间的数字;如果思考乘法,填1-36之间的数字。数字可以重复。

2)壹个人选择O,另壹个人选择X。接着轮流掷骰子,如果骰子数计算结局在表格上,那这个人就可以画上自己的标志。比如制度是计算乘法,如果掷了两个6,而表格上有数字36,他就可以占了这个位置。

3)谁先达到一横、一竖或者斜线三个的就获胜。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允许覆盖对方的标志。

游戏变形:

游戏3:表格之速度(棋牌LE 1: SPEED)

数学内容:乘法表,反应速度

游戏材料:带格子的纸,一些卡片或纸片

游戏方法:

1)在纸上每隔三行写一些乘法式,比如4×6=,5×7=,...把答案空下

2)剪一些小方块或者小纸片,大致适合放到纸上算式后面。纸片上写上那些式子的答案

3)把纸片打乱。计时开始,让孩子将答案放在相应的等式后面,看用时几许。

三、三年级著名趣味数学游戏有哪些

1、8字游戏

行为:数出8个跳棋子让孩子数完,告知他:“母亲在书房里有好吃的等你去吃,不过你要去先敲8下门,进了门走8步,母亲就给你吃。”和孩子说清后,母亲进书房准备8粒小饼干或葡萄干。

当孩子敲对8下门,再让他进来,如不对,开门后再让他重敲。进门后走8步(要自己数),这时要表扬,把8个小饼干放在干净的盒子里让孩子数,数完大人说:“这是几许块饼干?给母亲一半吃吧。”让孩子分开,如不会大人帮一帮。

2、认识前后

孩子骑在小三轮车上为火车头,后面排好一系列玩具,如多少小板凳,多少小椅子和大致不同的纸盒,用绳子连好让孩子慢慢地走一段,跟他说:“姥姥姥爷和爸爸母亲去旅游坐你的车,姥姥姥爷想坐在前面该坐在哪里儿?爸爸母亲想坐在后面该坐在哪里儿?小熊猫也去,想坐在中间该坐在哪里儿?

让孩子一一指出来,并不断更换坐的位置,使之重复多次,加深记忆。

3、认识里外

行为:根据孩子喜爱过家家的特征,在客厅内搭房子,用小板凳各样玩具围成一圈,为了开发孩子智力可问孩子大家如何进家呀?(留门),屋子太黑如何办?(留窗户),窗户应留在哪里呢?告知孩子应留在能见到太阳的那一面,这样不然而房子明亮还可晒太阳不得病。

为了训练口头表达还可提出好多难题问。房子搭好后让孩子领着爸爸母亲走进屋子里面去,再走出来,告知孩子啥子是屋子里屋子外,屋子这边和那边,左和右。

4、认识圆形

大人先和孩子玩画圆的游戏,用一根针纫上线扎在木板上,线另一端套上笔围着针画一圈,便成了圆形。

还可把碗或杯子扣在纸上,用笔画一圈也成了圆形,并简单告知他圆有圆心有圆周,接着告知孩子大家家就是“圆”的全球,圆物品可多了,你看看都有啥物品是圆的,让孩子去发现。

接着做一游戏,找一块场地,母子俩各紧握一根绳的两端,以孩子为圆心,大人手持一棍,边围孩子转画,转一圈后画成的线让孩子看看是圆形不是。重复认知哪是圆心哪是圆周。

5、吃糖三角

买或自己做糖三角给孩子吃,再用棍摆一三角形,问孩子:何故叫糖三角,和棍摆的三角形是不是都有三个角,都有三条边?用笔画一下。为了加深印象大人可画一棵树,问这树、房子上有三角形吗?树上有多少,房子上有多少?一共有多少?让孩子一一回答。

还可让孩子试着画一画。最后母亲说:“我吃3个糖三角。”爸爸说:“我吃4个糖三角,都画出来,有多少糖三角。”孩子画出来让他数一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