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的数学游戏姿势及答案 有趣的数学游戏题
思考训练题,特别灵活,不认真的同学容易掉陷阱
想要进步数学成绩,一定要从思考能力入手!
孩子数学成绩差,难题到底在哪里儿呢?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成绩下滑,又会如何做呢?大部分家长都是先责骂孩子一顿,接着买来一大推试卷和习题,让孩子埋头苦做,做不完试卷就不能休息,然而这样去却没有半点效果,孩子反而越来越厌恶进修,还喜爱和父母斗嘴,越来越不爱听父母的话。
其实,不是孩子进修成绩难以进步,而是家长们用错了方式。数学是一门特别灵活的学科,特别考验孩子思考方法,让孩子一直做题反而会让孩子一直困在死胡同里出不来,思考打不开,做题就没有解题思路,就只能白白言败。
家长们要是孩子进修路上的引导者,当孩子出现难题时,家长们要帮助孩子认识到难题所在,并帮助孩子解析并化解难题,而不是一味的责怪。想要进步孩子的数学成绩,也一定要多训练孩子的思考,让孩子做一些益智的趣味数学题,打开思路,让孩子获取成就感,孩子才会越来越自负,也会爱上数学的进修。
今天老师整理了五年级数学40道思考训练题,题型特别灵活,提议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打印一份,不认真的同学容易掉陷进,很那拿满分.文末附记忆训练方式,进步孩子进修效率。
图1
图2
图3
图4
图5
图6
图7
图8
二、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有哪些
1、数字涂色
材料:卡纸、圆规、马克笔、涂色笔。
行为:在卡纸上画上圆圈,并写上不同的数字。
方法:指定壹个数字,接着让幼儿把卡纸上的这个数字涂色;下一步还可以来规定彩笔的颜色来增加难度哦。
2、数字冰淇淋
材料:卡纸、剪刀、固体胶。
行为:将卡纸剪成三角形和不制度圆形,在圆形上依次写上数字。
方法:让幼儿把卡纸组合成冰淇淋的形状,冰淇淋球按照数字顺序粘贴。
3、手指数数
材料:卡纸、剪刀、胶水、笔。
行为:在小卡纸上写上数字,在卡纸上剪下一些手的形状,粘贴在大卡纸上。
方法:数字“1”的上面应该伸出几根手指呢?让小兄弟们用数手指的方式,将手指和数字对应起来吧!
4、搭数字乐高
材料:乐高、笔。
行为:在乐高上写上数字。
方法:让幼儿把乐高按照数字顺序,依次搭起来。
5、粘西瓜籽
材料:西瓜卡纸、黑色粘土。
行为:裁剪西瓜卡纸(可以自己制作,在卡纸上画上圆形西瓜,分成扇形,并写上数字),将黑色粘土揉成小球。
方法:西瓜上的数是几呢?让幼儿根据数字,粘上相应数量的黏土西瓜籽。
三、扑克牌中蕴含了哪些有趣的数学姿势
这个好领会
扑克牌是一种大众娱乐工具。相传早在秦末楚汉相争时期,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,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,由于牌面只有树叶大致,因此被称为“叶子戏”,后来进步成为现在的54张扑克牌。
扑克牌的54张玩法解释起来也特别奇特:
大王代表太阳、小王代表月亮,其余52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;
红桃、方块、梅花、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季节;
每种花色有13张牌,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。
如果把J、Q、K当作11、12、13点,大王、小王为半点,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。而闰年把大、小王各算为1点,共366点。
专家普遍认为,以上解释并非巧合,由于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和星相、占卜以及天文、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但在扑克牌中包含着很多的数学姿势,你了解吗?
一、扑克牌中的对称图形
扑克牌中有红桃、方块、梅花、黑桃四种花色,而每一种花色都一个轴对称图形,其中方块不仅是轴对称图形,而且是中心对称图形,正是由于它们具有了这些对称的特征,因此才有了绝妙的数学试题。
如2007年甘肃省白银等7市新课程数学试题第4小题:
4张扑克牌如图(1)所示放在桌面上,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°后得到如图(2)所示,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()
A.第一张 B.第二张 C.第三张 D.第四张
这个题设计创新,构思精巧,可谓独具匠心,通过扑克牌的操作,寻觅图形中存在的变化规律,让学生亲身故事姿势的发生,进步及其应用经过,学生观察(1)(2)两图会发现它们没有任何变化,但试题的配置精巧在只有旋转方块9,才能有(1)、(2)两图的结局。试题有效考查了学生对中心对称这一姿势点的领会和掌握情况,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难题和化解难题的能力。
二、扑克牌中的计算难题
有一种“二十四点”的游戏,其游戏制度是这样的:从一付扑克牌(去掉大、小王)中任意抽取四张牌,其中A,2,3,…,K依次代表1,2,3,…,13,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四则运算(可以运用括号,但每张牌不重复运用),使运算结局为24.
如,任意从一付扑克牌(去掉大、小王)中抽取四张牌,其中A,2,3,…,K依次代表1,2,3,…,13,红色扑克牌、黑桃和方块代表正数,草花代表负数.小聪同学抽到的四张牌是红桃3、黑桃4、方块10和草花6,请你帮助小聪将这四个有理数(每个数只用一次)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四则运算(可以运用括号),列出三种不同的算式,使其结局为24。本游戏的实质是将四个有理数3,4,10,-6,运用上述制度写出三种不同的算式,使其结局为24。比如10-4-3×(-6)=24;4-(-6)÷3×10;你还能写出一种吗?
通过扑克牌中“二十四点”的计算,可以培养学生进修有理数运算的兴趣,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情形下,使枯燥乏味的有理数运算焕发出生活的活力,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增长姿势,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散,从而更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。这类试题不仅使计算教学在算理、算法、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进步和进步,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标准,真正推崇扎实有效、尊重学生特点进步的理智计算教学。
三、扑克牌中的有序排列
每一副新的扑克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,即第一张是大王,第二张是小王,接着是黑桃、红桃、方块、梅花四种花色排列,每种花色的牌又按A,2,3,…,J,Q,K的顺序排列。如果将这样的扑克牌按一定的制度进行,那么就可以得到壹个很好的命题。
如,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第8小题:
有两副扑克牌,每付的排列顺序是:第一张是大王,第二张是小王,接着是黑桃、红桃、方块、梅花四种花色排列,每种花色的牌又按A,2,3,…,J,Q,K的顺序排列。某人把按上述排列的两副扑克牌上下叠放在一起,接着从上到下把第一张丢去,把第二张放在最底层,再把第三张丢去,把第四张放在底层,……如此下去,直至最后只剩下一张牌,则所剩的这张牌是_________。刚看试题,觉得无法下手,大家从简单两张扑克牌入手,按照制度就可以发现剩下的是第二张;如果是四张扑克牌,按照制度就可以发现剩下的是第二张;如果是八张扑克牌,按照制度就可以发现剩下的是第八张;那么大家会发现,扑克牌的张数为2,22,23,…,2n,按照上述操作方式,剩下的一张牌就是这些牌的最后一张。手中只有64张牌,按照上述操作方式,最后只剩下第64张。现在手中有108张牌,多出108-64=44(张),如果按照上述操作方式,先丢去44张,此时手中恰好有64张牌,而按原来顺序的第88张牌恰好放在手中牌的最低层。而88-54-2-26=6,按照两副牌的花色顺序,所剩的最后一张是第二副牌中的方块6。奇特的构想,形成了绝妙的试题,在这个试题中,很好地运用了扑克牌的有序排列特征,渗透了从一般到独特的数学想法,使学生在扑克牌的兴趣中,让自己的创新性思考得到了充分的进步。
扑克牌是一种古老而又特别普及的游戏工具,其不同牌之间的组合的随机性不但具有挑战性,而且包含有很多的有趣数学难题,通过扑克牌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进修兴趣,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。